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近日,渭南洛河跨越段最低氣溫已達到零下十七攝氏度,為保護好輸煤管道安全過冬,神渭管運公司外協搶修中心渭南巡護隊的隊員們忙前忙后,為洛河跨越段外露的管道上特制的“小棉襖”加了個“暖水袋”。
自進入冬季以來,外協搶修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公司冬季防凍防凝工作要求,提前入手,狠抓落實。各巡護隊苦練“內功”,結合自身特點,紛紛拿出錦囊妙計,助力冬季管線安全。
1月初,渭南巡護隊在洛河跨越段巡查中發(fā)現,現場放置的水桶有結冰現象,巡護人員當即上報中心。中心考慮到近期寒冷天氣降溫明顯,管道防凍保護面臨著嚴峻考驗,決定對此段管道啟動電伴熱保溫。
渭南巡護隊根據中心安排,立即組織人員開始供電前期的準備工作。一是對接生產運行公司,落實輕卡車輛借用事宜;二是積極對接機電管理中心,落實發(fā)電機裝車及調試事宜等。在各單位的通力配合協作下,管道電伴熱設施得以及時投運。渭南巡護隊隨即開啟了全天值守模式,定時對發(fā)電機運行狀況和電伴熱溫度進行巡查,確保管道能夠安全平穩(wěn)地過冬。
天氣預報、地坑溫度計、對照試驗水桶是啟用壓力監(jiān)測站電伴熱的三大指示牌。榆林巡護隊已養(yǎng)成了每日關注天氣預報的習慣,結合溫度計、對照試驗水桶來確定是否啟用電伴熱裝置。通過勤跑、勤看、勤觀察,在確保管道安全的前提下,能夠少用一度電也是節(jié)能創(chuàng)效。榆林巡護隊佳縣班組為進一步消除頻繁上下壓力檢測站地坑的安全隱患、提升工作效率,深入思考想辦法。通過采購繩子、溫度計等物資,將對照試驗所用的水瓶與溫度計用繩子吊在地坑下,另一頭綁在設備平臺的護欄上。通過此舉,不僅能更加快捷、便利地觀察到地坑管道溫度的情況,而且是為巡護人員的人身安全加上了一道保險。(樊恒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