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文化
company culture
能夠激發(fā)靈魂的高貴與偉大的,只有虔誠的信仰。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最虔誠的信仰支撐著人們;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也是虔誠的信仰幫助人們獲得勝利。
——題記
懷著崇敬之心,我利用工作之余,將今年黨組織送給我的政治生日禮物——趙朝峰先生主編的《信仰的力量》從頭至尾看了一遍,當書籍合上的時候,我久久不能平息。仿佛我跟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走完了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從革命到建設,再到改革,我緊隨先輩們穿越了一條血與火的奮進之路。無數(shù)仁人志士在崇高信仰的感召下,從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匯聚到黨旗下,他們緊握右拳,將誓言銘于心、踐于行,然后憑借一腔熱血毅然決然轉(zhuǎn)身投入時代的洪流當中,留下堅定的背影,萬千赤子初心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一筆濃墨重彩的中國紅。
在觀看過程中,我無數(shù)次動容,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激情燃燒的歲月”這一章節(jié)。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早已耳熟能詳,但具體的一個個故事,讓我更能夠直觀感受到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中,無數(shù)共產(chǎn)黨員的璀璨光芒。他們用實踐告訴我,信仰不是作為形式上的信仰,而是生平一貫地作為精神支柱的信仰,平凡的人也能有高尚的信仰,只要有“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志氣,有腳踏實地迎難而上的韌勁,有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意志,就能夠勇敢地邁向社會主義建設的康莊大道,用汗水書寫自己的人生傳奇。
通過閱讀《信仰的力量》,我不禁聯(lián)想到我們神渭輸煤管道在建設時期經(jīng)歷的種種困難險阻,盡管我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時期,但我在觀看企業(yè)宣傳片時,在和同事們的聊天中,我總能夠感受到穿越時空的震撼。零下的溫度、厚重的大衣、鋪天蓋地的積雪等等無一不反映出當時建設環(huán)境的惡劣,難以想象神渭人是用怎樣的魄力在荒山野嶺建成了我國乃至世界的第一條長距離輸煤管道。蘇軾有句話:“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意思是說:“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我想神渭管運公司就是這樣,神渭人不僅為之而且成之,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煤炭物流模式,改變了能源運輸結構,打破我國煤炭資源分布不均的瓶頸。全體人員以背水一戰(zhàn)、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把一個個不可能變?yōu)榭赡?,將信仰融入工作和生活,最終齊心協(xié)力攀至頂峰。
作為一名神渭人,我從畢業(yè)后來到公司已一年有余,我也在這份工作中實現(xiàn)了部人生價值,將校園里所學運用到工作中,將人生信仰與工作方式方法知行合一。黨工工作與群眾息息相關,我始終把握好群眾路線,凝聚民心,努力為職工辦實事,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將信仰貫穿工作始終。我想,奮斗是青春的底色,也是神渭人的本色,遇山開山、遇水架橋的成就感讓我對前路慨然以赴,我十分慶幸神渭管運公司包容了我,也始終以自己是神渭管運公司的一份子而驕傲不已。
信仰兩個字,鐫刻在神渭人的基因里。習近平總書記說:“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yōu)槊篮矛F(xiàn)實。”我想,這正是我們神渭人一以貫之的信仰,攀過這座山,我們也開啟了新的征程,雖說多歧路、行路難,但我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有信仰就必定有曙光,管道輸煤事業(yè)也會因神渭人的挺身而出而更加瑰麗。(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