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文化
company culture
端午節(jié)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它的存在見證著中國兩千多年深厚的文化底蘊(yùn)與中國人民堅守的精神。
在陜北農(nóng)村,每逢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幾乎家家戶戶包粽子、吃粽子,似乎只有粽子才能留住我們對每一個端午節(jié)的回憶。
小時候,很期待過端午,因為做小本生意的父母即使奔波在外也會歸來,一則為了過節(jié),為我們小孩子們解解饞,二則到了給莊稼鋤草的時節(jié)。我們小孩兒當(dāng)然注重的是前者。當(dāng)時的粽子是用陜北特有的農(nóng)作物——軟糜子做為主要材質(zhì),隨著條件的變好,后來糯米代替了軟糜子,紅棗仍是點綴品。粽葉將糯米與紅棗包裹成三角狀,馬蓮草將其綁扎牢固。我們是個大家庭人家,記憶中,每年母親都要包兩水桶粽子。哥哥姐姐上學(xué)去了,我跟弟弟喜歡粘在母親身邊,時而搗亂學(xué)習(xí)如何包,時而問母親啥時能下鍋,偶爾也會心疼母親累。印象中,母親每次包粽子都干勁十足,笑容滿面,似乎永遠(yuǎn)不知疲倦。越長大越能理解母親,為了最重要的人,雖累猶樂,更多的是幸福??粗赣H把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鍋里,然后在上邊壓塊石板甕蓋(以保證粽子的完整性),接著倒涼水直至沒過甕蓋一些,最后開火煮。煮粽子的過程中,我跟弟弟像小饞貓一樣一遍遍的問母親,啥時熟?快熟沒?肚子也很配合的開始了獨特的交響曲。母親告訴我們:凡事都得有個過程,得耐心的等待。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孩提時的我們總是抗拒不了大朋友的"誘惑",只要他們一呼喚,我們準(zhǔn)風(fēng)一般的追隨,感覺能跟大朋友們在一塊玩,那是無上的榮耀。嘻嘻……然后,然后就流連忘返了,直到聽到母親的召喚聲,我們才意識到玩時把美食——粽子拋到九霄云外了。我們?nèi)讲⒆鲀刹綒g樂的像小鳥一樣飛奔回去,煮熟的粽子已被媽媽用涼水冰好了。用手剝開墨綠色的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團(tuán)兒里鑲嵌著幾顆深紅色的瑪瑙棗,時不時的散發(fā)出淡雅的粽葉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黏而爽口。待一個個粽子下肚,我們的臉活脫脫變成了花貓。母親看在眼里樂在心里,早已在一旁備好了一盆溫水,待我們吃暢快了,洗手、抹嘴。
現(xiàn)如今,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粽子的口味多種多樣,形狀百變。我仍對紅棗口味的粽子情有獨鐘。上周,媽媽告訴我粽子包好了,其實我知道她想我了,只是她總盡量不提及,害怕影響我們上班,害怕我們自責(zé)不能陪她一塊過節(jié)。正如我想吃粽子,其實我是想老娘了。面對巍巍高山,我拼命的仰頭再仰頭……很揪心。昨接了婆婆的電話,她很貼心的告訴我,粽子包好了,用陜南特有的槲葉包的,知道我倆一時半會回不來,在冰柜里給我們存了些,被親人牽掛、惦念,暖心!
好多時候我們喜歡一種味道,一種食物,大多時候是因為它帶給了我們別樣的情懷!是思念,是幸福!